由於Linux開發者眾多,如果每個人都利用自己的目錄配置來發行Linux的話,會造成很多人的困擾。因此,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 (FHS, http://www.pathname.com/fhs) 為Linux制定了一些目錄配置的標準。目的是「讓使用者可以知道哪些安裝的軟體會放到哪個目錄下」,這個概念有點像Windows中常用的C:\Program Files\ 或是C:\WINDOWS。隨著FHS的推出,多數Linux獨立開發商會遵守這個標準,讓Linux使用者能夠清楚明瞭特定的檔案放置位置。
根據FHS的檔案與目錄,有2種區分方式:
1. 可分享的(Shareable)、不可分享的(Unshareable)
─ 可分享的:可以分享給其他系統掛載使用的目錄,包含執行檔、使用者郵件、學生學號等資料,可放在網路上給其他主機掛載的目錄。
─ 不可分享的:跟機器運作有關的裝置檔案、程序資源檔,不能分享給其他機器用的。
2. 變動的(Variable)、靜態的(Static)
─ 變動的:常常改變的資料,像是使用者登錄檔、新聞群組、使用者郵件信箱等。
─ 靜態的:不常改變的資料,像是常用的函式庫、文件說明檔、程式碼、系統服務設定檔。
上述2種區分方式,可互相組合,成為一個2×2表格如下:
可分享的 (Shareable) | 不可分享的 (Unshareable) | |
靜態的 (Static) | /usr (軟體放置處)註1 /opt (3rd-party software) | /etc (常見設定檔放置處) /boot (開機設定檔與Kernel檔) |
變動的 (Variable) | /var/mail (使用者信箱) /var/spool/news (新聞群組) | /var/run (與系統程序有關) /var/lock (程序鎖定檔,提供互斥存取用) |
參考資料
2. 鳥哥的私房菜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